“药知到”是苏州市药学会打造的药学科普品牌,旨在推动药学科学知识的普及,满足各类人群日益增长的用药知识需求。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药学部积极响应学会要求,组建以药学部副主任谢君为首席科普药师的“药知到”团队,带领药学部“草木本心”科普团队开展健康进万家公益科普活动,重点服务妇幼、老年群体。
7月5日,团队组织市常青藤实验学校的小郎中们开展了以“驱蚊研学”为主题的科普活动。首先,谢主任用“解密”二字激起在场同学的好奇心,从驱蚊香囊的起源、分类、药材、药效等方面全方位介绍了这种古称“衣冠疗法”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讲解,并认真做好笔记。随后在谢主任的指导下,同学们学会了传统的中药鉴定和粉碎方法,并进行灌装,亲手制作了一个个古色古香的驱蚊香囊。
随后团队的副主任中药师刘晓燕又带领同学们去“百草园“认识中药的原植物。刘药师通过小故事的形式给大家详细讲解了香囊中的一味中药——薄荷,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并通过揉搓叶片来感受了芳香化湿药的独特气味。
七月流火,经过百草园的观赏之后,同学们已是又累又渴,科普团队及时为同学们准备好了医院的夏日招牌茶饮——“乌梅饮”。副主任中药师张月婵为同学们介绍了乌梅饮的配方,山楂能开胃消食、化浊降脂,陈皮能理气健脾,薄荷能清利头目,金银花能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能起到清解暑热、生津止渴、升清降浊的功效。小朋友们纷纷表示乌梅饮甜中带酸,口味浓郁,非常解渴。
同学们一边品尝着美味的乌梅饮,一边进行本次研学最后一站——驱蚊研学探讨。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比如哪种中草药驱蚊效果最好?驱蚊的味道是不是有毒性?中草药驱蚊和驱蚊胺的原理一样吗?驱蚊草药的驱蚊半径有多少?过敏体质可以使用吗?如何研发制作新型的驱蚊形式?驱蚊香囊是否有保质期?……“药知到”科普团队针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回答。
此次药学科普研学活动,犹如一道温暖的阳光,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中医药文化的种子,也让药学人员深受启发。药学部将继续开拓创新,以“药知到”科普活动为起点,服务更多的受众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