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首页>员工风采>随笔

援疆散记

发布时间:2013-01-15 点击量:2885

援疆散记(十二)−雪景记
                                             市中医医院施建东
    援疆已四月有余,对我这个南方人来说,新疆的冬天来的太早,刚进入11月就气温骤降,在巩留上下班的途中,那熟悉的远山山顶渐渐被皑皑白雪覆盖。勾起我盼望观看雪景的冲动,但山路危险,景区已封山,远足观雪景的愿望终不得实现。平淡的生活里缺些新奇,所以早早地盼望来场大雪了。
   三天前的早晨,我早早醒来,急忙来到窗前,想证实预报中的大雪是否如期而至,一阵惊喜,窗外满眼银白,大雪初霁,银装素裹,院落中原来光秃秃的白杨树枝上开出朵朵梨花,千姿百态。真有“一天云暗玉楼台,万顷光摇银世界”之感。无边的洁白地毯映射出耀眼的光,刺激着我兴奋高涨。拉开窗户,一股清新的味道沁人心脾,那是被天国的纯洁清洗过的味道。凉意袭面,促我关窗,体会到“夏感凉风冬听雪”的含义。伫立窗前,感受到大地披着洁白的圣衣依然沉睡,静谧深邃。我的心也逐渐宁静下来,南方少雪,如此雪景,只残留在我记忆中孩提时的片段里,伴有慈母在大雪纷飞时送我上下学的身影。如今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体弱多病,成为远方游子的牵挂。一抹愁绪笼来,我踱步院中,留下一串孤单的脚印。 
   这种孤单的滋味,还时常出现在我做重大手术的前后时段里。三天前,一位年轻力壮的患者坠跌导致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大小便功能障碍,我为他做了骨折复位椎弓根内固定及椎管减压术,患者的脊髓功能三天来没有丝毫变化,那日患者出现腹泻,加上大便失禁,没有感觉,不知道及时叫人处理,导致一晚上弄脏床单十几次,臭气熏天,弄的患者及家属愁容满面,情绪接近崩溃。我虽然对我整个手术过程非常满意,但面对几天来神经功能毫无改善的结果又不免担心起来,除了对患者及家属安慰外别无他法。今天一早,我为该患者检查,发现感觉有明显改善,我一下如释重负,看来患者的恢复还是大有希望的。患者及家属的心情也轻松了起来。
   今天已是连续第三天的大雪,也是巩留地区十年来最大的一次。而我再看那银装素裹的世界,觉得分外的美丽,皑皑白雪地里泛出的光都是彩色绚丽的了。景色在每个人的眼里都是不同的,最主要还是当时的心境不同罢了。援疆的过程中有喜有忧,有时亦充满了挑战。巩留是新疆的一个县城,医疗技术滞后,是我施展手脚的大好天地,就如同我随手捡起一颗鹅卵石,扔向这美丽平静的湖泊,就会泛起阵阵美丽的涟漪。我要把我的技术永远留在天山脚下,传授给他们,就如这纯洁美丽的雪里开出的雪莲花。

                                           援疆散记(十三)−走进冬窝子记
    从炎热的盛夏里奔赴新疆巩留以来,日子在繁忙的医疗工作期间不知不觉的溜走了。弹指之间,援疆已经半年。蓦然感受到冬雪的迷人之美。
    前些天,伊犁地区连降大雪,巩留县迎来了十年来单次降雪量最大的一次暴雪,导致人们出行及生活的不便,尤其对山里的牧民造成较大的困难和损失。但我这个援疆的南方人,却还有着对山里的冰雪世界别样的迷恋和好奇。
    两天前,援疆工作组决定进行“援疆送温暖,走进冬窝子”行动。我作为医疗队4名成员之一,得以成行。12月11日早晨,我们出发了,前往距离该县县城70多公里的阿克吐别克镇阿克加孜村冬窝子。乘车一小时,自从车驶离城区后,车窗外的雪景就让我惊叹了。这里一切都变成了冰清玉洁的冰雪世界,气势磅礴的莽莽雪原,白杨和桦林被雪包裹着,显得晶莹剔透,偶尔见到野兔在雪地留下的清晰的足迹显得如此的生动。看到山了,山峰巍峨,山峦起伏,银装素裹,更显宁静端庄。来到山下的村落,每人一匹马,带上慰问的物品,向山里进发了。对于我这个仅有两三次骑马经历的人来讲,既兴奋又紧张。当马儿在雪原上小跑起来,真让我产生了“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海空飞”的豪气和想象。马儿很通灵性,跑跑停停,随意掌控,让我有暇观景。天山是那么晶莹神圣,那么冰清玉洁。无论是山坡还是山巅,到处都是一片银白色的世界。但白的也不一样,大草原白的像地毯,山峰白的有点寒光四射的感觉。太阳照在这银色的世界上虽然刺眼,却反射出了不同的色彩,朝阳的雪坡有些暖暖的橙色,背阴的一面则显出蓝蓝的冷色。湛蓝的天空里零星镶嵌的白色,让我恍惚间不知是雪还是云。真是“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美景。在背阴的山路上,马蹄踩在冰渣上咔咔作响,虽然身穿军大衣、头戴雷锋帽也感到寒凉扑面,身边的悬崖更让我不敢多看一眼。山坡上,阳光直射下又感到浑身冒汗。回头看,蜿蜒的马队在这广袤的银白世界里既渺小又生动。活在如此美妙的天地间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踏过没膝深的雪坡,翻过高高的山梁,趟过清澈流动的溪流,经过一小时马背上的颠簸,来到一个小村落。狗吠马嘶,热闹起来,哈萨牧民迎来,牵马坠蹬,迎到院落。援疆工作组组长黄雪原书记对聚拢来的牧民们嘘寒问暖,调研该地去年严重地震灾后重建的情况、还有没有需要解决的困难等。赠送慰问金及物品。我们则在牧民家席地而坐,为大量的牧民和孩子们进行义诊,赠送药品和营养品。牧民们露出开心的笑容、说着感激的话、体会着党送来的温暖。虽然需要通过翻译来交流,但沟通则毫无界限,民族团结,其乐融融。一晃中午已过,牧民们路口送别,当有“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之感。我们满怀完成任务的喜悦,原路返回。我骑的马儿亦显兴奋,在崖边的山路上竟跑了起来,让我心惊胆战,紧勒缰绳,才停了下来。一位牧民赶上来,让我把马的缰绳交给他,跟着他的马缓步前行。下坡的路滑,马儿不时有些小趔趄,一路颠簸着到达了中转地,但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美、从未体验过的兴奋和惊奇,让我没有感到一丝的疲劳。
    回到驻地,我们还在交流着各自的感受。正如援疆工作组副组长季冬县长所说:克服困难,骑马走进冬窝子,是对援疆人员的一种历练,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
    一年半的援疆经历对我亦是如此,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我力争让我的心灵象天山上的雪一样纯洁无私。

                                          援疆散记(十五)微创手术记

   援疆已经半年了,骨科业务在不断突破,已经开展了十几项新技术,但我继续实践着我来时的心愿,不断努力,勇往直前。
    回想两周前,病房住进一位88岁哈族老太太,右股骨粗隆间骨折,移位严重,下肢明显短缩,患肢疼痛严重,夜不能眠,大小便时需要移动肢体,非常痛楚。经过我初步体检,判断她能够耐受微创手术,与家属协商,手术有风险,如果成功,能免除患者长时间的痛苦,减少因骨折痛苦及长期卧床导致体质下降引起的肺炎、褥疮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往往能导致50%的老年患者死亡。但手术毕竟会在短期内增加创伤,导致意外死亡、短期内并发症加重等,费用较高等。患者家属是有文化修养的人,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欣然接受手术。于是我为患者作了详细的检查及术前评估,同时及时联系微创手术器械,经多方联系,了解到微创髓内钉技术在伊犁州可能还未开展,器械需从乌鲁木齐调来,由于下雪,需要5天才能达到。经过检查发现患者有严重肺功能障碍,但通过吸氧还能纠正,心律不齐也是较大的风险因素。在等待器械期间,患者由于受痛苦折磨,精神越来越差,饮食大大减少,肺部出现轻度炎症变化。使我越发担忧起来,如果再延期手术,患者的并发症进一步加重,手术将无法进行。经过全院大讨论,内科帮助调整患者状态,器械如期到来,及时手术。麻醉科成功实施了创伤最小、过程平稳的硬膜外麻醉,虽然首次使用骨科手术牵引床以及与C臂X光透视机的相互配合,由于事先充分准备及演练,很快找到最佳使用方法。闭合牵引复位,C臂X光透视监视下,采用不剥离软组织,微小切口下装好了股骨近端髓内钉,出血量不足100毫升,手术时间1小时余。手术成功,患者平稳安全度过手术风险。麻醉科经过了考验亦如释重负。术后第二天患者骨折处由于得到固定疼痛明显减轻。术后三天内,安排特护,拍背排痰,精心护理,患者精神日渐好转。术后第五天患者精神状态已恢复,风险度过,我终于松了口气。对医院来说,治愈如此高龄伴有较重的心肺疾病的患者体现了医院整体的医疗技术走上了新的台阶。老太太不会说汉语,一见到我就竖起拇指说一声好,露出开心的笑。目前已拆线回家,患肢可以自由活动。出院前患者家属送来一面哈语锦旗,说着感激的话语。在老太太出院到家的当晚,特意让会说汉语的孙子打我电话,表达谢意。让我倍感欣慰和感动。
    医疗援疆,爱洒巩留。我只是努力做了我援疆该做的事,完全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我动力倍增。我对援疆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Copyright © 2013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19332号-1 支持:张家港网站建设
地址: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康乐路4号(长安南路77号) 邮编:215600
电话:0512-56380999 传真:0512-56380832 邮箱:215600